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实验中学、二中、三中、四中、八中、十一中六所中学参加篮球联赛,赛前三位裁判员根据各校综合实力预测比赛结果。一号裁判:冠军不是实验中学,就是二中;二号裁判:冠军是三中或四中;三号裁判:四中、八中、十一中绝不可能是冠军。赛后发现他们三个人的猜测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那么冠军是( )。
A.实验中学
B.二中
C.三中
D.四中
2、以下对班主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所有任课教师都可以担任
B.所有任课教师都必须担任
C.学校选聘的专职人员可以担任
D.学校根据聘任条件选聘的任课教师可以担任
3、包老师为了额外收取回扣,要求全班学生自费购买他指定的辅导用书。关于包老师的做法,下列选项中叙述正确的是( )。
A.是行使教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的权利
B.是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的权利
C.是自由选择教科书的规定
D.违反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规定
4、某校学生金某在上课时被教室天花板上掉落的电风扇砸伤,经医学鉴定,金某右手手臂两处骨折,伤情严重。根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认定,学校对此项事故对金某造成人身伤害,学校负有责任。原因就在于学校未履行对学生( )。
A.教育、管理和保护的义务
B.教育、教学和监护的义务
C.教育、教学和监管的义务
D.教育、监管和救护的义务
5、发现磁铁在线圈中运动能产生电流的科学家是( )。
A.西门子
B.法拉第
C.爱迪生
D.麦克斯韦
6、在学校教育中,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
A.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学生集体
B.课外活动、社区服务、社会实践
C.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区服务
D.学生集体、社会实践、课堂教学
7、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的人格是进行教育的基石”。这要求教师要具备( )。
A.崇高的职业道德
B.过硬的教学基本技能
C.广博的文化知识
D.高深的教育理论知识
8、在我国首先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教育家是( )。
A.孔子
B.孟子
C.蔡元培
D.王国维
9、“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幅壮丽的景象是在( )。
A.华山
B.庐山
C.泰山
D.衡山
10、我国南宋诗人赵师秀写有名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跟这诗句有关的天气现象是( )。
A.梅雨
B.伏旱
C.洪涝
D.寒流
11、某中学的张老师在教学岗位上逐步形成了对教师职业的意义和价值的认识,对教师职业的社会期望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强烈的从业、乐业、敬业的动机。这些都属于教师的( )。
A.专业情操
B.专业信念
C.专业态度
D.专业知识
12、现处10岁的小宏轻度听力损失,他的父母曾多次送他到镇里的多所小学就读,但校方总是以各种理由拒绝接收。于是,小宏就一直留在家中,迟迟未去上学。根据《义务教育法》规定,小宏应该( )。
A.在特殊学校(如聋校)就读
B.应该留在家里不去上学
C.在镇里的小学随班就读
D.在小学开设的特殊班给就读
13、刘老师很少留意那些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而把主要精力用于培养品学兼优的学生。刘老师的做法( )。
A.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B.有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
C.违背了公正施教的要求
D.违背了严慈相济的要求
14、有人称电影是继诗歌、音乐、舞蹈、美术、建筑和戏剧之后人类创造的“第七艺术”。1895年12月28日,在巴黎一家咖啡馆放映了人类的第一部电影,宣告了电影时代的到来。放映者是( )。
A.弗拉基米尔?兹沃尔金
B.塞列克
C.卢米埃尔兄弟
D.贝尔德
15、莎士比亚的剧作是欧洲戏剧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其代表作有悲剧:《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罗密欧与朱丽叶》;喜剧作品有《仲夏夜之梦》( )等。
A.《威尼斯商人》
B.《神曲》
C.《十日谈》
D.《草叶集》
16、《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规定,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是( )。
A.教育优先
B.育人为本
C.改革创新
D.促进公平
17、“终身教育”这一术语自1965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召开的成人教育促进国际会议期间正式提出。该术语的首创者是( )。
A.埃德加?富尔
B.雅克?德洛尔
C.保罗?朗格朗
D.保罗?弗莱雷
18、英国剑桥大学的史蒂芬?霍金教授是当代国际著名的物理学大师,也是杰出的科普作家。他1988年写的一部在世界上广为流传的科普小说是( )。
A.《大爆炸探秘》
B.《自然的终结》
C.《物理世界奇遇记》
D.《时间简史》
19、19世纪80年代,第一辆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诞生。其发明者是德国发明家( )。
A.鲁道夫?狄塞尔
B.卡尔?本茨
C.西门子
D.齐柏林
20、2008年在北京举行的夏季奥运会是( )。
A.第26届
B.第27届
C.第28届
D.第29届
21、某市实验中学组织教师集体参加优质课评选活动。参赛的林老师意外获得一份重要资料,这对这次的评选活动非常有益,林老师将这份资料秘而不宣。这体现了林老师( )。
A.缺乏专业发展意识
B.富有独立意识
C.缺乏团队合作精神
D.富有竞争意识
22、“连中三元”一词来源于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制度。这里的“三元”指( )。
A.秀才、举人、进士
B.状元、榜眼、探花
C.解元、会元、状元
D.乡试、会试、殿试
23、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教育家黄宗羲指出:“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也。”这说明教师具有( )。
A.保护学生权益的义务
B.提高思想觉悟和教学水平的义务
C.尊重学生人格的义务
D.教育教学的义务
24、“一丝不苟”中的“丝”的本意是( )。
A.计量单位
B.计时单位
C.丝绸
D.发丝
25、班里一名学生丢了100元现金,老师怀疑班里出了“内贼”,遂要求全班学生接受检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行使了《教育法》中教师享有的“民主管理权”
B.这违反了《教师法》中关于“教书育人”的规定
C.这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
D.这遵循了《预防未成年犯罪法》的规定,是对不良行为的有效预防
26、教师之间要“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这是师德教育的( )。
A.“双赢”协作原则
B.和平共处原则
C.自觉性原则
D.实践性原则
2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该书将9353个字分别归入540个部首
B.清代“说文四大家”及其作品是: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桂馥的《说文解字义证》、王筠的《说文释例》
C.《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书,是我国古代最早的词典。《尔雅》也是儒家的经典之一,汉代时就被列人“十三经”之中
D.我国古代传统的注音方法主要有直音法和反切法
28、“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种观点给当今教育的启示是( )。
A.教学相长,相互尊重
B.乐教善教,讲究教法
C.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D.有教无类,教书育人
2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明教师要( )。
A.为人师表
B.终身学习
C.教书育人
D.廉洁从教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4分,共42分)
3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某学校一位教师给一名学生脖子上挂了一个牌子,上面写着“数学23分,语文46分”。
这个学生耷拉着脑袋,满眼泪花。
某教师回到办公室说:“二年级(2)班的学生真笨,这课堂我连续讲了三遍,他们还是不会。我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了,他们不会我有什么办法。”
问题:
请从教师职业道德角度分析上述教师的行为。(14分)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朱光潜的通达人生
郑涌在北京大学我所认识的教授之中,朱先生是我接触最多,也是忘年相交最深的一个。碰到不少北大的老师,都说朱先生很勤奋,甚至是最勤奋的一个。对此,朱老师解释说,这种勤奋,并不是出于明白,而恰恰是出于自己的不明白,因为有许多事情不明白而想尽快地弄明白,尽管如此,有些事情却始终未能弄明白。例如,关于生命究竟是怎么回事,他说自己并不了解。但是,又不能等了解了再去生活。只能是边生活,边了解。
朱先生批评那种坐而论道,“不抓住每一顷刻实现中的人生,而去追究过去的原因与未来的究竟”,做“无穷追溯”的倾向。“这道理哲学家们本应知道,而爱追究最初因和最后果的偏偏是些哲学家们。”这是“不通达”。他认为,应该恰恰相反,求诸于抓得住的现在,而不是渺茫不可知的未来。
他有理想,但很现实;他重悲剧,但不悲观。“孔子看水,发过一个最深永的感叹,他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生命本来就是流动的,单就‘逝’的一方面来看,不免令人想到毁灭与空虚;但是这并不是有去无来,而是去的若不去,来的就不能来;生生不息,才能念念常新。”朱先生在《无言之美》中,就已经提出了他对人生的根本看法。他认为:人生有价值,正因其有悲剧。他还说:“我们所居的世界是最完美的,就因为它是最不完美的。”这话表面看去,不通已极。但是实含有至理。假如世界是完美的,人类所过的生活便呆板已极。因为倘若件件事都尽美尽善了,自然没有希望发生,更没有努力奋斗的必要。人生最可乐的就是活动所生的感觉,就是奋斗成功而得的快慰。世界既完美,我们如何能尝到创造成功的快慰?人生中碰到麻烦和痛苦,这是免不了的,即便是在自己的家里,即便是出于爱。不过,对于人生,总体上朱先生是很达观的,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很开。
在文人圈子里生活,又会有一些特别的麻烦。他回顾说,年轻的时候,自以为不问政治,就高人一等;但是,你想躲避是非纠纷,是非纠纷却非敲你的门不可。而事实上,最容易得罪人的,就是说真话、做实事,特别是做成功了点什么,有了一点名气,你就会引起别人的注意,就容易成为靶子。
在那大张旗鼓的全国性的美学大辩论中,尽管朱先生已是“千夫所指”,但他依然不隐瞒自己的观点,也不轻易接纳他认为并不正确的批评。他保持着他那挑明问题,明辨是非,坚持真理的读书人准则。他的精神追求是一以贯之的:不辜负世界的恢宏和人生的丰富,不勉强一切人都走一条路。
不仅如此,他还把这一点发展到了极致:尽其可能去发现批评他的人的优点。尽管许多人都在声嘶力竭地对朱先生口诛笔伐,但朱先生认为:由此可见他们的了不起;所以,被批评的人,气量可以大一点儿,不必有太多的抵触。
后来,我自己的岁数也在慢慢增大,经历也多了起来,我也看到了人生的悲剧因素。我很想把自己的体会告诉先生;然而,这时他早已离开了我们。
问题:
(1)请简要概括朱光潜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5分)
(2)朱光潜认为:我们所居的世界是最完美的,就因为它是最不完美的。你对这句话中的“最不完美”和“最完美”是如何理解的?这句话对你的人生有什么启示?(9分)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学校划分了卫生包干区,班级有了打扫操场的任务,刚开始学生还很勤奋,拿着扫把一阵飞舞。后来就没人愿意下去了,尤其到了冬天,手拿着竹子做的扫把,太冷,就更少有人愿意打扫操场了。看到这种情况,张老师早上带头下去扫操场,当然,还有几个学生是被张老师叫-去--或者主动去帮的。每天,扫完操场,张老师总是满头大汗,但他毫无怨言。面对全班学生,张老师总是大声地鼓舞学生:“劳动使我们快乐,我为你们自豪!”现在每天早上,早来的男生都争先恐后地下去打扫操场,大家从中享受到了劳动的乐趣!
问题:
(1)上述材料体现了教师职业的什么特点?(6分)
(2)请结合自身经历,说明应如何做到“以身作则”。(8分)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50分)
3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成大后我就成了你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美丽,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气,说上一句话也惊天动地。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秘,让所有的难题成了乐趣。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有力,你总喜欢把我们高高举起。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支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洒下的是泪滴。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个讲台,举起的是别人,奉献的是自己。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我就成了你。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我就成了你。
我就成了你。
请根据上述材料,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1)题目自拟,字数不得少于800字;(2)观点明确,分析具体;(3)条理清楚,语言流畅;(4)论据充分,方法得当。
本文标签:四川教师资格考试 综合素质 中学《综合素质》冲刺提高试卷三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jszg.sc.cn/)
《四川教师资格证网》免责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
上一篇:中学《综合素质》冲刺提高试卷二
下一篇:中学《综合素质》冲刺提高试卷四